加拿大華人周先生,右手多汗症經胸腔鏡2次手術復發,接受立體法T2治療
於2012年7月10日到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設家庭醫生門診部診治
兩側手掌多汗症曾在1996年及2000年接受胸腔鏡治療2次,但右手的溫度比左手的溫度低,尤其在加拿大的冬天,右手更冰冷。後來經兩位神經外科醫師推薦,到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請本人用立體定位燒灼法治療。(因周先生已用胸腔鏡治療2次,胸腔內會造成肺臟與胸壁黏連,若再用胸腔鏡治療,不但困難且容易造成血胸及氣胸。)
周先生於2012年7月10日與本人到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設門診部診治接受立體T2治療,治療後右手溫度由29.4度升到34.5度,(左手溫度為33.3度)。觀察10分鐘,手溫度維持34.5度以上,表示T2燒灼完全,整個治療過程順利,治療後胸部照X光沒有氣胸,周先生高興的回家。
本人於2012年12月13日接到周先生從加拿大Edmonton寄來的賀歲卡(圖A),並感謝我成功的為他處理右手低溫的問題,與各位汗友分享,謝謝。
圖A
這是我剛剛寫好的「立體定位燒灼法」見證感言 。但願能讓更多的大陸手汗症病患對您的世界一流「立體定位燒灼法」有信心,排除謠言與疑慮,勇敢的向您求助。
我從小就受到手汗症的困擾,在生活上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對社交生活,尤其與異性互動上造成心理障礙與自信心打擊。
大學時期在海外求學生活,得知台灣有內視鏡手汗症手術於是就選擇暑假時間回台特地做手術根除手汗症的困擾。一開始剛手術完很成功,雙手立刻不再流汗,變得溫暖乾爽。對此結果非常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手術的副作用–代償性流汗。因此,只要在悶熱的狀態下,身體馬上大量的出汗,部位包括前胸、後背、大腿,小腿。衣服在夏天總是全身上下整片濕透,但腋下以上,也就是肩膀與頭部卻一滴汗也流不出來。當時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手汗根除了其他的就無所謂了。
但是經過兩三年後,開始發覺手掌的溫度慢慢退熱,而且指尖在很濕熱的氣候下開始逐漸地會稍微冒汗了。於是便再次諮詢之前幫我做手術的醫師。醫師認為我是屬於少數會復發型的體質。所以我就馬上決定再做第二次內視鏡手汗症手術。第二次做完,全身麻醉醒來之後第一個感覺是又恢復到完全乾爽的狀態,但這次卻感覺到左右手兩邊的溫度有差異。左手比右手還溫暖,而且很明顯。詢問醫師時卻沒得到一個明確的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於是,我就只好接受並以這樣的狀態過著我的生活。
接下來的十二年就一直是左手比右手溫暖的狀態。在冬天時,左手會像正常人一樣有溫暖但右手就冰冷,彷彿左手有溫暖的血液循環,可以有效保暖,但右手就缺乏熱能的供應,導致兩手溫差極大。每年冬季都有這樣的小困擾。
一直到2012年,終於決定應該設法改善兩手溫差的問題,不然就必須下半輩子一直是這樣的狀態。在台灣,找了好幾位神經外科的權威名醫。被醫生告知我不適合再做第三次的內視鏡手汗症手術。因為我已經做了兩次,再做第三次危險性太高。會有黏膜沾黏的問題,有可能大量出血。所以這幾位神經外科醫師們都不願意幫我再做一次內視鏡手術。
當中卻有一位醫師剛好認識莊金順醫師。他介紹我去找莊醫師看看,因為莊醫師的方法有別於一般的內視鏡手術。求助無門的我立刻燃起一線希望。當時我也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找莊醫師了解他的手術方法有何不同。在莊醫師親切與細心的解說當中,認識了什麼是「立體定位燒灼法」。聽完莊醫師的講解後,對此方法覺得非常有信心,值得一試。
但當時的莊醫師已把設備與器材搬移到中國大陸的廣州。為了用立體定位法治療我的右手溫度偏低狀況,我不惜坐一趟飛機去一趟中國大陸。在廣州治療的那天,過程進行順利,完成後立刻見到效果。我的右手終於回暖了。治療過程是意識清醒的,看到並感到右手溫度逐漸提升,心中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治療過程結束後,休息幾時就離開診所了。當天下午就離開廣州,坐飛機回家了。
這趟旅途前前後後在中國大陸待不到二十四小時。任務圓滿達成! 心中對莊醫師充滿無比的感謝。也很慶幸有他的世界創新「立體定位燒灼法」,讓我的右手溫暖起來,解決了困擾我十二年的左右手溫差問題。
再次感謝莊 醫師的治療。
書左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