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6

立體定位療法之發明動機與研究歷程




  今天來聊聊立體定位療法之『發明動機』,30幾年前,我正在台北三軍總醫院擔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每天忙著看診、查房、教學、研究、開刀及撰寫醫學論文,當時在台灣,手汗症治療歷經最初背部脊椎旁手術、胸管電燒、鎖骨上手術,一直到兩側腋下胸腔內視鏡手術(ETS)。

我在想明明只是手汗症狀,即使不治療也不會危及生命,若不是造成患者極度困擾,為何會有人願意冒全身麻醉及開刀治療的風險,都要擺脫手汗...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影響我未來30年的人生。


     為了解決傳統治療手汗症手術風險高且併發症多的問題,我以此為人生目標,開始潛心研究新的手汗治療法。我先從五十名成年屍體解剖中,得到第二及第三胸交感神經節位置的角度、深度、寬度立體定位數據。

  為了解燒灼後神經節內的細胞是否再生,又利用貓來實驗,以相同時間燒灼貓的星狀神經節,六個月後,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下,被燒灼貓的神經節細胞全部死亡,確定有長期效果,從以上研究做基礎,再應用到人體上,於是立體定位療法正式開始。

研究歷程

1983 開始從成年人大體解剖、動物實驗,進而發明立體定位療法
1986立體定位療法開始在台灣燒灼T2+T3治療手掌多汗症
1987 立體定位法治療手掌多汗症登上『民生報第一版彩色』全版報導
1988發表於美國『神經外科』醫學雜誌
1990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優秀論文獎
1991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500病例分析報告
1993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機器人應用於立體定位燒灼法
1993 榮獲中華民國台灣省『醫學振興獎
2002 發表於美國著名『神經外科(Neurosurgery)  醫學雜誌
2003 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傑出論文獎』
2003 獲邀在德國Erlangen舉行的『第五屆國際交感神經手術研討會』上,做專 
          題演講且被指定當主席
2011 赴中國大陸廣州、深圳、上海研究『治療T4T3降低嚴重代償出汗』
2013 發表於南韓首爾舉行之『第十五屆世界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3 發表於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之『11屆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4發表於中國南京『第五屆國際神經科技大會
2015 回台灣以立體定位最新療法治療T3效果與滿意度最好

現在,我仍然朝著目標踏實地邁進,不斷修正調整,歡迎各位指教交流,若能解決患者多年手汗困擾也是作為醫師的福氣。

相關研究著作


立體定位最新療法的門診流程

1.門診講解(1小時)
2.個人療效諮詢(不限時間)
3. 選擇符合需求的療程再接受治療(1~2小時)


立體定位最新療法
『不必開刀、不留疤痕、僅局部麻醉』
『療程約一小時,一次治療不必回診』
【效果因個人體質而異,須與醫師諮詢後再決定是否治療】


初診時間:禮拜三~禮拜六早上9:00到診所
(1天限額3位,請提前2週預約)
免費預約及諮詢專線0800-866-833


加入好友


    email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