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立體定位療法之研究歷程

 

1998年

曾任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的莊金順醫師,有鑑於傳統治療手汗症手術風險高且併發症多,遂潛心研究新的手汗治療法。首先,從五十名成年屍體解剖中,得到第二及第三胸交感神經節位置的角度、深度、寬度立體定位之數據。

  


為了解燒灼後神經節內的細胞是否再生,又利用貓來實驗,以相同時間燒灼貓的星狀神經節,六個月後,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下,被燒灼貓的神經節細胞全部死亡,確定有根治的效果,從以上研究做基礎,再應用到人體上。


2011年



詳細過程請見:給手汗患者的一封信


立體定位療法研究歷程: 

1983 莊醫師開始從成年人大體解剖、動物實驗,進而發明立體定位療法

1986立體定位療法開始在台灣燒灼T2+T3治療手掌多汗症

1987 立體定位法治療手掌多汗症登上『民生報第一版彩色』全版報導

1988發表於美國『神經外科』醫學雜誌(附錄1)

1990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優秀論文獎』

1991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500病例分析報告

1993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機器人應用於立體定位燒灼法』

1993 榮獲中華民國台灣省『醫學振興獎』

2002 發表於美國著名『神經外科(Neurosurgery)  醫學雜誌

2003 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傑出論文獎』

2003 獲邀在德國Erlangen舉行的『第五屆國際交感神經手術研討會』上,做專題演講及指定主席

2004 發表第二胸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對『血壓的收縮壓』之影響

2011 赴中國大陸廣州、深圳、上海研究『治療T4T3降低嚴重代償出汗』

2013 發表於南韓首爾舉行之『第十五屆世界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3 發表於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之『第11屆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4發表於中國南京『第五屆國際神經科技大會』

2015 回台灣以立體定位最新療法治療T3效果與滿意度最好


▶了解立體定位療法官網 

▶Facebook《莊金順神經外科》
分享:傳達正確醫療知識|互信原則|雙向溝通



加入好友
    email this